王爺崙山

時間:96年3月31日

地點:台南縣

參加成員:父親與我

參考地圖 - 無

點選圖片可放大欣賞


上一次去內烏山脈大縱走後,告知父親沿途景色之美麗,他即表示濃厚之興趣,在考慮他老人家不適合全程縱走,決定帶他前往南段的「王爺崙山」一登,順可體驗稜線上著名的「龍鱗岩」的險峻之美。利用週六半天班的下午帶他前往,車行經內門鄉「南海紫竹寺」時,還因正在舉辦一年一度的「創意宋江陣」表演,行車還稍微被堵了一下。我們從台三線388.5 K附近右側小路轉入,入口有往龍鱗登山步道的大指示牌,順著小路進入,一路開到「桶頭土雞城」,一般小車皆可停靠於此。

抵達桶頭土雞城登山口時間已兩點多,整裝出發順著水泥產業道走,步道旁樹幹並釘有木牌,標示「桶頭支線」。沿著水泥產業道之字形緩坡上走,途中還有經過名約「石觀音」及「石虎」的巨石景點,見其岩石狀似其貌,真是栩栩如生。行約15分來到AB線岔路口,A線為陡登路線,B線較為平緩,選擇選擇較具挑戰性的A線上登。一路幾乎都是拉繩陡上,有些路段幾乎快成90度,見父親還能展現過人的體力奮力上攀,真令我感佩不已。

連續約上坡約30分終於上到了稜線,接到了內烏山縱走的步徑,往左可至石松子山及金光山,往右則是前往王爺崙山。父親表示欲前往金光山看看,於是取左續行,再行約十幾分後覺得如果走到金光山來回又得花上四、五十分,見時間已近三點,如果回程再到王爺崙山的話,下山可能要摸黑了!思考一番後決定金光山不去了,原路回頭往王爺崙山前進。今天的能見度比上次來縱走時好多了,如果今天上烏山那一段的話,看南化水庫一定美極了。經過優美的相思樹林,再上一段坡,於315分左右終於抵達王爺崙山。

在三角點拍照留念後,帶父親續往南段最後的山頭-「長青嶺」,從王爺崙山到長青嶺只要25分鐘,途中便可經過驚險刺激的「龍鱗岩」。在步入龍鱗岩時即見步道樹幹上掛著紅色警示牌寫著危險兩字,本想說父親走這一段岩稜不知是否能承受,沒想到見他依舊步履穩重、不急不徐的安然通過,並對此段岩稜之峻美,給了頗佳的評價。記得月初來時,岩稜旁的不鏽鋼鍊條大多已遺失,對此我也特別於登山網站上描述,沒想到事隔三週再來,皆已綁上繩索替代,維護效率之快,令人敬佩不已。

經過龍鱗岩後行約五分鐘即抵達長青嶺,今天的能見度甚佳,眺望遠處內門、南化鄉境一帶特有的極惡地形,危稜、刃脊、丘壑,層層疊疊綿延數百里,與座落其間的農舍構築成一幅曠野田園景致。這種景色好像以前在左鎮的「菜寮化石館」中,所看的以台南縣境特殊地質為主題,拍攝而成的美麗景色幻燈片。這種景色如在清晨破曉時分,丘壑間籠罩在晨霧當中,更是美得醉人。

與父親於長青嶺涼亭處小休片刻,也好好飽覽一下遠處的山野風光,良好的能見度,遠方的海面清晰可見,就連永安的興達電廠煙囪也看得到,極目隱約還可以看到高雄的柴山及85大樓,要不是有時間考量的話,在這裡欣賞日落一定更美!

見時間差不多了,起身下山,我們循原路回去,再走B線步道下山,選擇此線下山比較平緩易行,對於膝蓋不是很好的父親比較能負荷。行約20分鐘後即又接回到了AB線岔路口,一路再踢水泥產業道下山,路上遇一對夫婦前來健行,見他們似乎拿著塑膠袋在路旁草叢間拔些什麼?於是我們好奇的向前詢問,原來他們是在採 刺莓(台灣懸鉤子)。這時定眼一瞧方見草叢間的懸鉤子長了許多刺莓,各個鮮紅圓潤、小巧可愛,不過不曉得是否好吃,那對夫婦熱心的分享他們採到的給我們吃,還真香甜呢!他們說是要採回家做果汁。

嚐到甜頭後我們也開始一路注意路旁的刺莓,沒想到數量還真不少,剛剛上山時可能只顧著走,都沒注意到產業道旁竟長了這麼多刺莓果實。與父親他一句:「這邊也有」,我一句:「這邊更多…」,一路邊採邊吃,懷著一童真的赤子之心,同享採莓之樂。登山所追求的不只是健身、賞景,它所能給予的驚喜與感動,往往有著您意想不到收穫,只要對大自然尊重,它自然會以甜美的果實回報 。

桶頭土雞城登山口

循產業道上走

石觀音一景

石虎一景

父親走在產業道上

AB線岔路口

取左走A線上山

抵達拉繩上坡段

父親拉繩上攀

一路皆是極陡坡

往下回望

快到稜線上了

終於上來了!

遠眺南面杉林鄉一帶的月光山稜脈

王爺崙山三等三角點

海拔高度:530 M

基石編號:498

父親攝於三角點

北望金光山一帶

龍鱗岩起點

父親行走於岩稜上

前方就是長青嶺了

岩稜上的鐵梯

新綁的繩索

父親攝於長青嶺

長青嶺遠眺山下丘壑

極目可看到台灣海峽

遙望南側山頭

高雄市一帶隱約可見

B線下山

B線步道一景

步道一景

回到產業道

台灣懸鉤子( 又稱為刺莓)

路旁懸鉤子結果累累

這就是刺莓

後記:

回到停車處才四點半,開車回家再次經過內門的「南海紫竹寺」,寺廟前依舊鑼鼓喧天、萬頭鑽動,指揮交通的義交邊吹哨邊揮舞交管棒引導著來車,忙得不可開交。父親也是最喜歡看宋江陣表演,上禮拜剛在初賽時就帶他來看了一天,這種民俗陣頭取自水滸傳中英雄好漢攻城所用的陣式,在以前農業時代也是村民強身建體,凝聚社區團結向心力之活動,在民間流傳的歷史 已非常悠久,是迎神廟會常見的陣式。

如今在地方政府的行銷下,更已成為娛樂觀賞之民俗藝術表演及競賽活動,除了維繫這歷史悠久的民俗傳統文化外,更將其求新求變推向國際舞台,讓年輕的一代也一同融入其中,去喜愛進而發揚光大。在這群山丘壑裡的鄉里間,人民依舊匆充滿生命力的揮舞的古老兵器,汗水滋潤著貧瘠的土地,震天價響的吶喊聲迴盪在山谷,峻嶺也為之震撼!穹蒼幽幽、蒼鷹盤旋,思緒隨風再飄入林間,默然間;彷彿又見那108條好漢豪邁的身影…。

南海紫竹寺 宋江陣表演  
    宋江陣兵器展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