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路知可山

時間:100年3月19日

位置:屏東縣獅子鄉與台東縣達仁鄉

參加成員:我、賓仔

點選圖片可放大欣賞


    「耆路知可山」海拔916公尺  ,日本時代叫做奇沙曼山,三等三角點4254號並不在最高山頭,位於屏東縣獅子鄉與台東縣達仁鄉交界的中央山脈主脊上,此山算是本島南端主脊上最後一座高度夠的獨立山峰,西南邊雖有里龍山(1062公尺)比它更高,如果用稜脊來區分東西二方的水系,里龍山並不在主稜上,此山經常被雲霧籠罩,是一座很有氣勢的山峰(節錄自TACAN文章)

不知是名氣不夠響亮還是地處偏遠,耆路之可山一直甚少獲得山友關愛的眼神。直到去年底從網路得知東港博岳隊將荒蕪許久的山徑給開出來了,隨後又有大隊人馬順此路徑前去探訪,讓沉寂一時的耆路知可山似乎又活絡了起來。好不容易路跡清出來了,本來與文仔計劃趁雨季來臨之前去造訪,然而隨著冬去春來,卻不見文仔有想去的意思…。直到昨天賓仔忽然找我說,這個禮拜沒加班,想去爬爬山,問我想去哪他都沒意見。當下第一想到就是耆路知可山,問他想去否?他問說好爬嗎?「我也不知道耶~,不過路已被開出來了,應該不難走…」我只能這樣回答他。賓仔爬山一向很挑,危險、沒風景、路況差的…,統統敬謝不敏!但這座山他倒沒做多大考慮~

我們行駛台9線由西向東經草埔村後,過「遊仙橋」在459.1K左側岔路上行至登山口,大車只能停在遊仙橋旁。小車取左進入行約100公尺左右,可見右側有一自來水廠,門外空地大約只能停兩部小車,車輛最好停在這裡就好,不要再上去。因為上去雖然高底盤車可行,但因入口處的鐵柵門可能會上鎖,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是別冒這個風險。

稍事整裝後於0802起程,陰霾的天空一付山雨欲來之勢,與西部的晴天真有天壤之別。順著水泥產業道上行,來到鐵柵門發現被上鎖,只好從旁邊繞過。行約十分經一間基地台機房,過此處後水泥路轉為泥土產業道,產業道旁都是山蘇園。0820過一圓形不鏽鋼大水塔後,從右側碎石坡上切,鬆動陡滑的碎石坡不是很好爬,還好左側有繩索可攀附。過了碎石坡經過一小段雜木林,於0828抵達了一座編號「029」的高壓電塔,從電塔右側繞過後就是一段寬敞平緩的產業道。

0835行抵產業道轉彎處的切入點,入口處綁有路條,而產業道旁亦有路條,從資料顯示這兩條皆可,不過產業道繞得稍遠些。至此我們選擇從切入點入樹林,行約15分發現步道上出現塑膠水管,沿著水管路上行,偶爾穿梭在密林間,步道兩旁出現許多已結果的根節蘭。0906出了樹林接到產業道,剛才的岔路至此又接在一起,產業道兩側都是像甘蔗般高的芒草,迂迴穿行在芒草間,得做好臉部保護,還好路徑已有被劈開,否則要通過這段芒草,真有一番苦戰~

從產業道間向前遠眺,已可見耆路知可山矗立於眼前,不過前面還有一座小山頭為696峰。芒草中鑽行約三、四分鐘後,於0912抵達了640平台(海拔640H),寬廣的平台長著稀疏的芒草,適合大隊人馬集結及休息,但缺點就是無任何遮蔽,晴空下會比較曬。然而今天天候狀況不怎麼理想,原本陰霾的天氣已開始飄起了霧雨,隨著一陣陣強風在空中翻騰。

上山的路跡在右前方一點鐘方向的芒草間躦入,過了芒草進入樹林後不久又接水管路,0937行抵一處深邃的溪溝,水管至此跨過溪溝朝右側彎去,往山頂的路則是取左側樹林上登。於雜木林中穿行又接一明顯路徑取右,從步道狀況看起來似乎是一條廢產道。1007過一鞍部後再陡上又接一廢產道,看來路徑是一直切著廢產道往山頂。最後一段離開廢產道直接陡升至三角點是既泥濘又陡滑的山徑,需拉著前面的樹枝奮力上攀,直至三角點前方趨緩。

1017終於登抵三角點,從停車處至山頂共費時約兩小時十五分,三角點周圍並無展望。在三角點南側約二十公尺處有一座早已垮掉的反射板,登頂時霧雨仍濃,完全看不到周圍景觀,頗為可惜!不然在反射板那裡應該有不錯之展望。與賓仔在三角點小休片刻,順便整理服裝。忽聞賓仔大叫「有螞蝗!」,見賓仔從他襪子上翻出了兩隻螞蝗,心想不妙!趕緊也檢查自己鞋襪,果然發現一隻,還好發現得早,還未被得逞。

與賓仔仔細找遍全身,結果竟然陸續又抓了近十隻,大多從賓仔鞋襪發現的,看來他的血比較香~。覺得此地不宜久留,吃完東西後隨即整裝下山,我想應該是霧雨潮濕將螞蝗給引出來的吧~。下山途中邊走邊隨時留意自己身上有無再被附著,途中不再多做停留,一路抓下來竟又抓了十來隻,直到過高壓電塔後才徹底擺脫螞蝗大軍的糾纏…。

1239終於返抵停車處,看時間已是午餐時間了,驅車回程順道找看看有沒有適合用餐的地方。沿途找著不知不覺回到了西部的台一線,蔚藍的海岸、潔白的沙灘與燦爛的陽光,頓時映入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沒想到東西兩邊天氣差這麼大。在枋山一帶找了一處岸邊的露天咖啡坐下來午餐,順便點一杯咖啡來喝,享受片刻暖暖的陽光,靜聽浪濤拍打海岸,伴隨著陣陣海風吹拂,令人心曠神怡。上午耆路知可山飽受螞蝗攻擊的霧雨艱苦行,至此似乎已忘得一乾二淨~

從此行的步道狀況看來,如欲前往耆路知可山還需趁早,否則經過一個雨季,再沒人繼續探訪的話,可能步道又會淹沒在荒煙蔓草間。此行能順利完登,得感謝東港博岳隊去年底的開路及路條指引,讓我們在登頂過程中順暢了不少,也免去找路及芒草糾纏的困擾,但願它不會再荒蕪。不過賓仔…大概打死也不會想去爬這一座山了…。

台九線459.1K岔路口一景

自來水廠前停車

路旁蝴蝶飛舞

產業道一景

鐵柵門

如上鎖需從旁邊繞過

產業道一景

產業道一景

第二農舍

產業道一景

沿途都是山蘇園

產業道一景

上方為最後工寮

產業道一景

產業道一景

過山蘇園後進入碎石坡

碎石坡一景

左側有拉繩

賓仔通過碎石坡

步道一景

經過高壓電塔

過高壓電塔接產業道

產業道轉彎處入林

其實順產業道續行亦可以通

入口處綁有路條

步道一景

步道一景

步道一景

步道上水管

步道一景

根節蘭的果

步道一景

疑似穿山甲的洞穴

廢產道的芒草

芒草段

眺望耆路知可山(後面的山頭)

行抵640平台

步道一景

步道一景

步道一景

步道一景(水管在此溪溝右轉)

步道一景

步道一景

依附

林相

步道一景

鞍部

登抵山頂

三等三角點

海拔:916公尺

基石編號:4254

攝於三角點

賓仔

三角點旁的反射板

已經倒塌的反射板

山頂一景

下山囉!

賓仔陡下中

步道一景

步道一景

下到乾溪溝的水管路

疑似山羌的排遺

步道一景

芒草段

回到640平台

賓仔於640平台處再檢查身上有沒有螞蝗

又抓到了!

芒草段

芒草段

闊葉根節蘭

蜘蛛抱蛋茂生

步道一景

步道一景

步道一景

崩塌處

接到產業道

賓仔攝於產業道間

產業道一景

俯瞰南迴公路

俯瞰草埔村

碎石坡

賓仔正通過碎石坡

碎石坡下去接大水塔

水泥產業道

返抵停車處

枋山一帶海岸景色

海岸景色

邊用餐邊欣賞海岸風光

海岸景色

海岸景色

海岸邊的涼亭

海岸景色

海岸邊的涼亭

海岸景色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