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林道登尾寮山與庵婆加山
時間:101年4月1日
地點:屏東縣
參加成員:我、文仔
點選圖片可放大欣賞
第一次踏上沙溪林道之緣可追溯到五年前去爬倫原山的時候了,當時從佳暮部落上來,在大母母山往倫原山走的路上就看它從步道旁蜿蜒而過,然後消失在深邃的叢林間,幽暗而原始。後來莫拉克颱風帶來一場世紀大水災,讓原本已柔腸寸斷的沙溪林道更殘破不堪,欲透過這條美麗林道探訪山林顯得遙不可及。然而近年來林道似乎又有開通的趨勢,前些日子從校長那裡得知沙溪林道的路況訊息,於是邀文仔利用雨季來臨前,趕緊來一趟沙溪林道之旅,沿途順便造訪庵婆加山及尾寮山。
車行國到三號南下長治交流道走台三線往里港,再走台22線經高樹大橋→三民路→屏185→往口社村方向,至14.1K取左轉往口社村,入口有一座“歡迎光臨莎卡蘭”的大牌樓。進入約0.3K後左側岔路就是沙溪林道,前半段路況還好,越到後面越差,尤其6K以後更是顛簸不堪,文仔還一度懷疑是否走對路?強烈建議非高底盤車輛勿走這裡。
08:20行抵11.8K庵婆加登山口,去年前來這附近爬龍母拜山時,就想說要找時間來探訪一下庵婆加山,直到今天才總算來了~。我們將車停放在左側岔路的空地,前面產業道頗為寬敞,進入後約一百多公尺左側山徑就是登山口,入口有柯藝登山隊的木牌,再往前有一座簡易的帆布工寮,看似還在使用,但不知做何用途?從登山口至三角點距離約0.7K,50分鐘左右即可往返,一路上路跡還算清楚,不過路條不多,需跟緊方向。沿途植被除了雜木林之外,最多的就是桂竹林了,許多路段都穿梭在竹林中。
探完庵婆加山後驅車續行沙溪林道,在13.6K處看到青山村上來的路,從道路狀況看起來似乎比口社村的還好,決定回程就從青山下山。後面的林道狀況甚佳,幾段大崩塌都已開通,不過因尚未進行邊坡鞏固工程,路面爾有落石,通過時需多加留意。09:46抵達17K林務局檢查站,目前以無人看管,過檢查站之後就是沙溪林到的精華路段了。從檢查站一直到尾寮山登山口,除了在19K前有一段崩壁,因一塊巨石卡在邊坡,車輛通過需小心避免刮到傷外,一路大多行駛在原始林簇擁的林道間。
道路在山腰間平緩腰繞,一陣陣清涼的微風吹拂,滿車都是森林的芬芳,令人心曠神怡。美麗的林道讓我們忍不住下車拍照,要是在這邊騎單車或是健行,也是不錯的享受!我們於10:21來到沙溪林道23.5K的尾寮山登山口,車輛可停於登山口的林道旁。當我們抵達時,已有一部車輛停在此,研判應該也是山友的車。登尾寮山多次還頭一次從這裡上去,以前每一次上到尾寮山三角點都會對這一條從沙溪林道上來的步道頗感好奇,今日終可一虧其風貌。
步道進入不久就看到12K的里程樁,意味著距離三角點的9.3K約有2.7K,因里程是從大津登山口那一頭算過來的,所以從沙溪林道這裡上去,里程則一路遞減。步道前段沿著廢棄的產業道上行,坡度平緩;寬敞易行,約1K以後,路況轉差,途中有幾段需鑽芒草,偶有倒木橫越其間。過10K里程木樁後不久,離開廢棄產業道開始爬坡,步徑穿梭在原始密林中,沿途路跡大至還算明顯。林務局分別在10.6K、9.9K及9.8K間設有休息區,其中9.8K原始林中的木造休憩平台頗具特色。
我們於11:20登抵了尾寮山三角點,從沙溪林道登山口起登至此,2.7K費時約一小時,爬升高度270公尺。從這裡上來顯然比大津那裡輕鬆多了,不過因需開二十幾公里的林道,而且還得要高底盤車輛才行,讓從沙溪林道登尾寮山的人反而比較少~。在山頂巧遇三位山友正在此休息,他們見到我們從沙溪林到上來,馬上很感興趣的詢問我們好不好走?目前沙溪林道路況如何?還有GPS的使用功能等等…。
登頂時天空忽然開始飄起了毛毛細雨,我們在山頂待了十幾分鐘後便下山,濛濛細雨的森林更顯然幽靜。約四十幾分鐘就回到登山口,行經11.5K附近,巧遇一群山友上來,真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本以為這時候應該不會再有人上來了。我們彼此互相打氣一番,還對他們笑稱”路上的蜘蛛網都已被我們掃光,現在好走多了…”。
返抵沙溪林道後我們就直到驅車下山,並未再往林道裡面續探,看再進去的林道路況似乎還算不錯,研判通到30K應該還沒問題。行車返抵沙溪林道13.6K青山村岔路口,至此取右改從青山村方向下山。行駛後發現連接青山這條路比起口社上來的路況好太多了,沿途三處大崩塌皆已修復,只是還未鋪設水泥,高低不平,建議還是高底盤車輛為宜。下山回程經里港時,順路到趙壽山餛飩豬腳品嚐一下當地特色美食,結束今日的沙林林道探勘兼登山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