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龍山

時間:98年10月17日

地點:屏東縣

參加成員:我、賓仔

航跡圖里龍山區域步道路線圖

點選圖片可放大欣賞


今年都還沒拜訪過里龍山,多日不見,不知有無受到莫拉克颱風的摧殘。與賓仔相約前去探訪,順便也為月底的大霸群峰之行鍛鍊一下。登里龍山共有兩處登山口,分別位於台261.5K的龍峰寺,此處亦可從鯉龍山人文會館上登,另外就是4.5K的竹坑。每一條路線均有不同的風貌與景色,在本站以前的記錄中均有詳述。

清晨六點不到賓仔就來我家搭我的車一同前往,七點多就來到了竹坑登山口,這條近年林務局才開闢的步道,一路大至沿著苦苓溪上登,沿途流水潺潺,景色怡人,美麗的溪谷景觀,彩蝶翩翩飛舞,偶爾還會與步道間的黃灰澤蟹不期而遇,美麗豐富的生態環境,令人幾乎忘卻一路的疲憊。順著熟悉的步徑上行,發現步道翻新了!前段已鋪設成木棧道,原本跨越苦苓溪的簡易鋼管橋,也換成美輪美奐的景觀木橋,沿途步道也經修整、架繩,讓人行來更加順暢。

約一個半小時左右行抵了休息區,區內只有兩組山友,今天看來我們還是算早到的了。找一處靠近水源的桌椅把裝備卸下,泡個茶小休片刻,準備續登三角點。休息區中本是綠蔭蔽天,然而可能是先前颱風的關係,樹葉似乎稀疏了許多,感覺休息區中顯得特別明亮。點點斑白的陽光灑落樹林間,伴隨微涼的輕風吹拂,還有清澈甘甜終年不竭的流水,讓里龍山休息區成了南部山友登山踏青之首選。許多山友來此並不一定都會去三角點,在休息區一待就是一天,充分享受幽靜的山林澤被。

泡過茶後,於九點半左右起身背起小背包攻頂去,從休息區通往三角點的步道,似乎剛經過特別的修築,以石頭鋪設成一小段路徑通往起登前的溪溝。個人倒覺得,原本的路徑就已經很明朗了,實在沒必要如此費功夫~。過溪溝後不久即開始陡上,這段至三角點落差約四百公尺的好漢坡,是鍛鍊腳力山友的試練場。一路上坡豪無虛功,一般正常腳程大約一小時左右方可登頂,快則也有三、四十分的健腳級人物,我們共費時約45分抵達了三角點,狀況還算OK吧!

再多的疲累,當站上三角點那一刻時,保證讓您覺得那一切都值得的。里龍山為恆春半島第一高峰,海拔1062公尺,以一等三角點之尊,傲視整個恆春半島。 立於山頂巨石頂端,頗有「山登絕頂,我為峰」之感,天氣好時可同時俯瞰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及太平洋,往北可眺望到北大武山。可惜今天山頂雲霧籠罩,展望時有時無,只能利用短暫雲開之際,方才有緣一睹西部山下的海岸景致。

在山頂待了半個多小時方才下山,回到休息區時已到處都是人,正值午餐時間,林間茶香、菜香四溢。賓仔今早從超商買了一份便當上來當午餐,我也拿出白米來煮飯,外加牛肉調理包,煮成一頓牛肉燴飯。飯後林間泡茶,好不愜意,這是來里龍山最享受的時刻,許多山友甚至還帶了吊床上來,午後在林間悠閒的睡個午覺,看著不斷飄落的楓葉,讓碎花般的陽光在臉上遊移,遠處陣陣悅耳的流水聲與鳥叫聲悠悠入耳,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帶著滿足的心情下山,走前還是不忘裝水帶回家泡茶,雖說到山裡,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除了攝影,什麼都不取!不過我來里龍山,每次都取水…。今日里龍山之行,喜見步道完好如昔,並未受到先前颱風的重創,心中頗感欣慰,畢竟颱風過後,南部許多山都無法爬了,巍巍里龍山,撫慰了我因南部山林浩劫後傷感的心情,看著老友依然健在,我只想說:「我會經常來看您的…」。

266.6K處的竹坑登山口

登山口旁的地形解說牌

跨越苦苓溪的拱形景觀橋

拱形景觀橋一景

遠眺籠罩在雲霧中的里龍山

步道起點

步道一景

月桃花

前端的木棧道

橫跨苦苓溪的木橋

苦苓溪一景

潺潺溪水

橫渡溪谷

溪谷景觀

涓滴細流

溪谷景觀

溪谷景觀

溪谷景觀

瀑布

槍刀菜

秋海棠

秋海棠花

過山香

(詳見註一)

過山香的葉子與果實

搓揉後香味撲鼻~

溪谷景觀

賓仔

步道一景

吊橋

吊橋一景

台灣南蜥

溪谷景觀

步道一景

步道一景

休息區涼亭

休息區新鋪設的碎石路

往三角點指示牌

林相

上去就是山頂了!

三角點基石

海拔高度:1062m

三角點合影

俯瞰西側海岸

下山囉!

眺望北里龍稜脈

紅圓翅鍬行蟲

(詳見註二)

返抵休息區

休息區內用餐的山友

休息區內樹葉稀疏的林木

蜘蛛

賓仔

溪谷景觀

溪谷景觀

溪谷景觀

溪谷景觀

溪谷景觀

蚱蜢

步道一景

溪谷景觀

瀑布

溪谷景觀

溪谷景觀

溪谷景觀

溪谷景觀

瀑布

山谷景觀

瀑布

瀑布

溪谷景觀

賓仔

溪谷景觀

溪谷景觀

溪谷景觀

橫越在苦苓溪上的木橋

景觀木橋

回望下來的路

停車處上方的小廟

「五行寺」

返抵停車處

註一:過山香

學名:Clausena excavata Burm.f.

別名:番仔香草。

產地:亞洲熱帶;台灣恆春半島。

簡介:其形態為落葉性灌木或小喬木,高1∼數公尺;葉為單數羽狀複葉,披針形,全緣或具不明顯之齒緣;圓錐花序,頂生;花期35月,漿果長橢圓形,成熟時紅色,味甜可食。惟成熟漿果不可多食,以免引起頭暈中毒。

在野外看到它時,乍看之下頗似鳳凰木或銀合歡。將其葉片採下搓揉,散發出濃郁之柑橘類獨特氣味,這就是芸香科植物「過山香」,又名山黃皮,小葉臭黃皮;在台灣則有蕃仔香草之稱。過山香由於枝葉具濃厚香氣,在採集後即使翻越另一山嶺,手部仍具有其殘留之香氣,故名之。

過山香除心材可製農具外,其葉及根並可當藥材,藥性苦、辛,溫。葉在中醫上具疏風解表、行氣止痛、除痰散瘀、及殺蟲之效;主治療感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等。根具疏風除濕、散瘀止痛、解毒之效,主治風濕骨痛、胃痛、疝氣痛等。另外,過山香是一種治()蛇咬傷很好的保健植物,用法為將適量鮮葉搗爛,敷於傷口;或槌汁泡酒服用,可做為野外緊急之處理方法。

註二:紅圓翅鍬形蟲

學 名:Neolucanus swinhoei (Bates)

英 名:Stag beetle

形態特徵:頭上具有一對鹿角狀大顎為鍬形蟲之主要特徵,這付大顎是牠們禦敵的重要武器,雌蟲大顎較小。雄蟲體長約3~5公分,雌蟲體長約28~42mm。頭、胸部為光亮之黑色,翅鞘光滑為橙紅色,散發金屬光澤,二者對比明顯,相當艷麗。雄蟲大顎發達,約與頭部等長。

生態習性:成蟲出現於7~12月,以89月數量最多。白天常在路面、林道爬行。多於樹林、山徑間活動,會聚集吸食樹液,具趨光性。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