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山之行

時間:95年11月18日

地點:屏東縣霧台鄉

參加成員:我、賓仔

參考地圖

點選圖片可放大欣賞


「德文山」又稱為「觀望山」,位於屏東縣霧台鄉,在上個月曾一度想造訪,無奈因入山管制的問題,未能順利如願(進入霧台需辦理甲種入山證)。結果幾天前母親告知隔壁鄰居 陳先生有一居所位於霧台,這個週末將同友人前往渡假,如我欲前往可與其連絡。得知此一訊息,我馬上回答說好,並留下我個人資料給陳先生替我在三德檢查哨登記,隔日邀約賓仔是否願意一同前往,他也立即答應,於是與賓仔約定明天早上六點出發。翌日0600開車至五甲接了賓仔後,直往霧台鄉開去,沿台24號道來到三德檢查哨後,先停車前往警衛亭登記,結果當班值班員警卻說並無我的入山資料,亦無人交接下來,心想怎麼會這樣,趕緊打電話連絡陳先生,結果是他太太接的(亦是母親的好友),我向她告知我所面臨的情況,她叫我將電話拿給員警,經她一番解釋後,終得已順利放行。

通過檢查哨後順台24線直行,至27.4 K處左側岔路轉屏31線,車行不久即見左側一水泥小徑,旁邊還立有一指示牌,寫著「觀望山」,一時不察即便轉入,上去不久一丁字路,往右為民宅,取左來到一處木造涼亭,從資料看來此處並無涼亭,而且步道狀況也有異,研判應該是走錯路了。又回到民宅問路,方知真正的登山口還要再往德文的方向走,拿出資料仔細研究,確認登山口應該在屏317.8 K處。返回屏31繼續往德文方向行駛至7.1 K,這回終於找到資料上的「大榕樹」登山口了,旁邊還有一間電信機房,登山口位於道路左側,入口處還有指示牌及一原住民石雕,這麼明顯的目標,還會走錯,真是太粗心了!

我們將車停於石雕旁停車場,整好裝備後於0750分開始順著寬敞產業道上走,上走約幾十公尺即見右側有一大型「祭場」,類似原住民在舉辦相關祭典的場所。續走來到一處位於右側的農舍,一般車輛開至此處應該沒有問題,沿途產業道兩旁的雜草似乎有清理過的痕跡,再往內續行建議還是高底盤車輛比較合適。從此山資料看來,高底盤車甚至可開至山頂前300公尺的觀景台旁,雖然我今天也是開著高底盤車前來,但我們目的是來登山健行的,開車上山哪還有什麼意思啊!還是靠兩條腿,安步當車,邊走邊欣賞沿途美景才是享受,又能鍛鍊體能,聆聽鳥聲啾啾、呼吸新鮮的空氣。

一路沿之字形產業道緩上,行約15分鐘後來到一處涼亭,此處標示為1800公尺,表示從這裡到山頂還有1.8 K之意。我們並未多做停留繼續上走,過5分鐘後,即見右側有一上切捷徑,入口處綁有路條,我們開始取右入樹林,上登坡度稍陡,全程皆在林中,遮蔭良好。行約13分二度接到產業道,步道旁又見涼亭一座,旁邊一指示牌標示離山頂還有900公尺。最後第三段捷徑上切,終於在0835上到了稜線,此地左側不遠處有一木造羊舍,旁邊還有電信基地台一座,直行約30公尺前有大型觀景涼亭一座,裡面還設有石板桌椅,由涼亭向西邊遠眺,可見到三地山及下方屏東一帶平原,展望甚佳,是非常適合賞景泡茶的好地方。我們在此稍做休息,從這裡往南測電信基地台方向走去,只剩300公尺即可登頂。

休息畢,繼續往三角點出發,此段都走在稜線上,往左眺望,視野無限遼闊,整條隘寮南溪河谷及北側的大母母山、麻留賀山皆歷歷在望。通過一處岩石瘦稜後入樹林,見右側一平坦休息區,現場還疊落幾張塑膠椅,再經過樹林不到3分鐘,一個緩上於0855分終登抵三角點。山頂只有短草皮,站在山頂上,遠眺四方,展望真是好到爆!南望整個北大武連脈,東側則是井步、霧頭諸山頭,南隘寮溪直延伸到霧台鄉境深處一覽無遺,西面三地山就座落在不遠的下方,極目可眺望高屏地區一帶平原,天氣好時甚至還看得到小琉球及高雄市的85大樓呢。德文山頂只有北側有些樹木稍阻擋了些視線,其展望真是一等一,名為「觀望山」真是實至名歸。

在山頂賞足了美景才下山,因還要去霧台鄉內拜訪陳先生他們,一路並未做休息就直接下山,才花約30幾分鐘就回到停車處了。上了車我們驅車前往霧台國小,由於只知道陳先生他們的居所在霧台國小附近,打算到那裡再打電話給他們。往霧台的台24線沿途風景真是秀麗,因為在山地管制區境內,遊客車輛特別的少,使得這位於深山中的魯凱族人原鄉部落,更有著如世外桃園般的悠靜(註一)。到達霧台國小後,我立即打電話給陳太太,結果卻都撥不通,早上在管制哨連絡時知道他們今要去大母母山一帶登山健行,心想可能他們正處於山谷中,收訊不良之故。見時間還早,只好跟賓仔先找一家小吃店吃東西休息一下,見台24號道旁一家名為「歸人沙城」的石板烤肉店似乎不錯,就進去叫了一盤烤山豬肉來吃,結果老板非常熱忱的招待,還主動遞上了名片自我介紹說他是民歌星 施孝榮的弟弟 施孝源,聽得我半信半疑,結果他展示了店內牆上一些照片及剪報後,還真的是耶!真是太巧合了,因兩人長相實在差太多,壓根根本不知道他會是 施孝榮的弟弟。

坐在店外吃烤肉,也與施先生聊了好一會,看他也頗為健談,見時間已差不多,我再以電話連絡陳姓夫婦還是連絡不上,只好與賓仔到霧台國小逛逛,結果就在其附近看到一家獨樹一幟的民宿,叫做「夢想之家」,整個外觀別具原住民特色,好奇心驅使下我們前往瞧瞧,民宿主人一見我們,馬上很熱忱的邀我們進去坐坐,他也是任職於霧台國小的老師。入內後發現整屋子大多由石板所搭建,各式各樣的原住民風味飾品裝飾滿屋,大廳上方還有一完全用獸骨所製成的吊燈,由房屋許多小地方可見民宿主人的用心及巧思,是值得推薦的優質民宿,其網址為:http://www.dream-house.idv.tw/

不久接到陳太太打來電話,說他們已經登完山到「佳暮」了,現在正坐車回來。總算也連絡上了,於是跟賓仔就在霧台國小等他們回來,約20分鐘後終於見到了陳太太及她一票山友,她帶著我們到她們的居所,就在霧台國小附近,也是一間石板屋,她很親切的帶我們參觀他們的石板屋,裡面共隔成三張通舖,是跟當地人承租的,屋外有一快庭院。我們大家坐在庭院的桌椅泡茶吃東西,陳太太及幾位婦女則在廚房料理午餐,煮了好大一鍋燒酒雞,香味四溢,雖然剛才已吃過一盤烤肉了,還是不由得餓了起來。但由於賓仔今天還得趕回去上小夜班,未能夠久留,只好先向大家辭行,雖陳姓夫婦及其他人不斷挽留說先吃個飯再走,不過在時間點上可能會來不及,還是婉謝了他們的好意。

回到停車處驅車直接回高雄,此趟霧台之行,深深的感受到這裡除了好山好水之外,還有著樸實的居民,以及濃濃的人情味。要不是受到山地管制區的限制,肯定會是很熱門的旅遊景點,不過或許因為這樣,也才能維持著它這般原始又純樸的人間伊甸園。 

開車途中遠眺北大武的晨曦

南隘寮溪河谷

走錯的登山口

錯誤登山口裡面的涼亭

正確的登山口

登山口前的大榕樹

大榕樹旁的電信機房

攝於登山口

前段產業道

產業道旁的大型農舍

標示1800公尺處的涼亭

賓仔

上切路段入口

上切的山徑

標示900公尺處的涼亭

攝於里程標示牌前

稜線上觀景台

於觀景台中休息

觀景台旁的電信基地台

於觀景台旁的羊舍

稜線上遠眺大武山一帶

攝於稜線上

遠眺霧台鄉南隘寮溪河谷

走在稜線上

登頂前樹林內的一處私設休息區

到山頂囉!

海拔高度:1246公尺

二等三角點

基石編號:1655

攝於三角點

與賓仔於三角點合影

遠眺三地山

遠眺高屏地區平原

遠眺隘寮南溪上游一帶流域

後方為大武山一帶

遠眺大母母山、麻留賀山

回望德文山

攝於霧台鄉第一號橋

下方為隘寮南溪

攝於入霧台前牌樓旁

攝於「歸人沙城」店外

後方那位就是 施孝源 先生

店內牆壁上施孝榮的舊照

霧台國小

霧台國小充滿原住民特色的司令台

「夢想之家」民宿

大廳的獸骨吊燈

夢想之家裡面的四人房

陳先生他們的石板屋

註一:

霧台鄉位於屏東縣的東北角,東邊隔著中央山脈與台東縣的卑南、金峰鄉為界,西鄰三地門鄉,北連高雄縣的茂、延平鄉,南接瑪家鄉,是全縣唯一沒有靠近平地鄉鎮市的山地鄉。依據文獻的記載,遠自明朝洪武時代,魯凱族人從台東舊大南社遷移到舊好茶,後來族人越來越多,為了避免族系間產權的紛爭,便劃分獵區,而形成今日的霧台、去霧、阿禮、大武、佳暮、好茶、伊拉和神山等八個部落。本鄉都在一千公尺以上的高地,為群山所圍,常有濃霧籠罩山區,故被稱為霧台。

霧台鄉人口只有三千人左右,是全屏東縣人口數量最少的鄉鎮,以原住民魯凱族為主。本鄉最高學府──霧台國小,也是全鄉唯一的一所國小,在大武村設有分校,國小畢業生就要遠涉瑪家鄉去繼續完成國民教育的後三年國中教育。

霧台鄉土地面積有二七八、七九六平方公里,在全縣三十三個鄉鎮市中僅次於獅子鄉,但都是坡度陡峭的山地,可耕種的農地有限,本鄉的農產有小米、玉米、山芋;林產有愛玉子和油桐樹。本鄉山野盛產百合花,所以魯凱族就以百合花為族花,象徵責任、榮譽,不論男女都以配戴百合花為榮,可是配戴的方式和資格都有規範,不可任意配戴。

魯凱族是非常重視傳統藝術的民族,婦女的刺繡、織布和手工藝、男士的石雕、木雕、建築、琉璃珠和陶藝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景緻自然秀麗的霧台鄉,除了濃霧之外,山木間處處有瀑布,所以有「霧與瀑布的故鄉」之稱。本鄉有名列二級古蹟的「魯凱族好茶舊社」,世外桃源般的新好茶部落,以及永遠披著神祕面紗的鬼湖,真是魯凱子民的樂園,冬暖夏涼的避暑勝地!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