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婆竽
![]() |
![]() |
![]() |
成群的姑婆竽 | 花果 |
學名:Alocasia odora(Roxb.)C. Koch
俗名:山竽、海竽
科別:天南星科
性狀:多年生草本。莖粗壯,肉質狀。單葉,互生,闊卵形,長30~100公分,先端短尖,基部廣心箭頭形,全緣或波狀緣,具長柄。肉穗花序,佛燄苞黃白色,小花單性,雄花在下。花期三月至七月及十月至隔年一月。
分布:中國大陸南部、日本、琉球、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澳洲、婆羅洲等。於全島平野至低海拔山區。柴山生長在有陽光或陰暗處,數量極多,全區分布。
說明:全株有毒,以莖幹部分最毒,皮膚接觸汁液會引起發癢紅腫,眼接觸汁液會導致失明。誤食莖或葉會舌喉發癢、腫脹,引起強烈之炙燒、流涎、舌腫麻木,腸胃燒痛、噁心、嘔吐、腹瀉、出汗。嚴重者會呈短暫聲啞或窒息,甚至中樞神經中毒或心臟痲痺而死。
咬人狗樹下幾乎必有姑婆竽,若被咬人狗掀毛螫傷,以姑婆竽莖汁塗抹,常能在短時間內紅腫盡除。野外求生,若欲食用,可用換水處理法,將根莖以水煮一段時間後,換水再久煮,再換水一直至除去辛味或有毒成分,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