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刺山柑


學名:Capparis micracantha DC. var. henryi (Matsum.) Jacobs

科名:山柑科 Capparidaceae

分佈:1500米以下的森林或灌叢中。緬甸,泰國,老撾,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尼及菲律賓都有。

簡介:灌木或小喬木,有時攀援;新生枝略扁平或有槽紋,無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小枝近圓柱形,基部周圍有鑽形苞片狀小鱗片,無刺或有小刺。葉幼時膜質,長成時革質,長圓狀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少有卵披針形,長15—20釐米,寬610釐米,頂端鈍形或圓形,有時急尖或短漸尖,少有微缺,基部楔形、鈍形或圓形,有時微心形,幹後常呈黃綠色,兩面無毛,有光澤;中脈表面稍凸出而中央又常下凹成細溝,側脈710對,網狀脈兩面明顯,細密;葉柄長12.2釐米。花中等大小,2—7朵排成一短縱列,腋上生,最下1花花梗最短,長約6毫米,與葉柄之間有1—4束鑽形小刺,最上1花梗最長,長約2釐米;萼片卵形至長圓形,近相等,長6—10毫米,寬3—4毫米,頂端急尖或鈍形,無毛,但頂部邊緣常有絨毛;花瓣白色,長圓形或倒披針形,長約10—20毫米,頂端近圓形,基部漸狹,無毛;雄蕊20—40,花絲長25—30毫米;雌蕊柄長2—3.5釐米,無毛,花期時略纖細,果期時木化增粗,直徑達4—6毫米;子房卵球形至橢圓形,長約3毫米,直徑約2毫米,表面有4條縱溝,胎座4,胚珠多數。果球形至橢圓形,表面有4條略不明顯到明顯的縱溝槽,長3—7釐米,直徑3—4釐米,幹後常呈黃褐色,果皮厚約3毫米,桔紅色;種子長6—8毫米,寬4—5毫米,高3—4毫米,種皮暗紅色。花期3—5月,果期7—8月。

感謝 國源兄照片提供

回首頁